方法论是美学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美学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主要原因之一,不同文化传统的美学理论有着不同的方法论,中国式美学理论有着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方法论。大致说来,作为中国特色方法论主要代表的老子的方法论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一”的思维方式
老子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意是说: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道就存在祂自己,祂用阴阳两个观念创生了一个完整统一、有机和谐的宇宙,万物则在其中繁衍生息起来。老子文中多次提到“一”这个概念,实质都是指“道”,是“道”之另一别称,意义在于提醒“道”的独一性、人与宇宙万有的起源和归宿以及一切实际存有在终极意义上的合而为一性。独一无二的中国文化有着独一无二的思维方式,而“一”的思维方式则是其重大成就之一。中国文化有一个与生俱来的观念意识,那就是“天”不变“道”不变“人性”亦不变,“天”只有一位,“人性”只有一种,“真理”只有一个。尽管天地万物纷纷纭纭各从其类,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多样性,然而那都是“理一分殊”。在自古以来的中国人眼中,人类为“一”、万物为“一”、天地为“一”、天地万物与我为“一”,这是在全球各地绝无仅有的特殊现象。这一理论,早已对中国画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比如石涛的“一画论”,是中国画之所以成为中国画的根本原因之一。我们深信,时至今日,重新审视老子“一”的思维方式必将对中国画的未来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
2、“有无相生”的思维方式
老子曰:“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大意是说: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下、音和声、前和后,这些是一对对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概念,彼此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离开谁都不行,这是道的一个法则。“有无相生”的思想也是中国文化中一个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东西,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中的那种简单机械的所谓“辨证法”。有阴有阳,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平和相生,没有对立,没有矛盾,没有斗争,只有和谐统一,只有在和谐统一中相互依存、生化不息。试问,这没有对立对抗、没有矛盾斗争却有机和谐、充满生机、相生相成、无有穷极的思想,同西方文化中的所谓“辩证法”究竟有多少相同之处?有理由相信,对“有无相生”这一极具智慧的观念的思考,必定会极大地丰富人们的想象力,提升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从而开启中国画未来发展的广阔无垠的空间。
3、“格物致知”法
《老子》一文用了大量的比喻来说明“道”之理,因为水“德”似“道”,所以其中使用最多的是水。这些比喻都在表明其道德理性,说明老子完全继承了中国古代“格物致知”的求知方法论。在中国文化看来,“道”所创生的宇宙万物不同层次地体现着“道”自己的本质本性,人类凭借“天之与我者”的“良知良能”去洞察明了已经尽善尽美的启示在宇宙万物中的“道”自己。所以究极地说,人类一切认知反映表现彰显追求仿效的客观对象就是这位“道”自己,此乃中国传统“格物致知”的本质含义。这种方法论要求人们善于接触、观察、研究实际事物,善于从中发现“道”“理”,并善于以恰当的方式加以清晰无误的表达。中国画论素有“畅神”、“以形媚道”、“澄怀观道”之妙论,实乃“格物致知”方法论的实际贯彻,而在西方文化却从来不见以画论道、以画说理之现象,但愿中国画未来的发展能够继承并且发扬光大内容和形式有机统一这一优良传统。
4、“虚静内形”法
老子曰:“致虚极,守静笃。”大意是说:排除一切物欲障碍,达到至虚至静的境界,此时此刻,宇宙万有的本质则自然而然在心中呈现出来。又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所徼。”大意是说:一定要从无形无象的存有入手才能探知宇宙万物的奥妙,一定要善于观察有形有机的天地万物才能究明其终极归宿。又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大意是说: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之事;目不窥窗,尽知天道运行。走的路越远,知道的道理越少。又曰:“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大意是说:除尽一切物欲之敝,使心镜澄明,能做到尽善尽美毫无瑕疵吗?由上可知,老子的认知体系不是单纯的“格物致知”法,而是还有同样重要、彼此相辅相成的“虚静内形”法。所谓“虚静内形”的求知法,实质就是指虽然上天已将自己的本质本性完完全全地启示在祂所创生的宇宙万有之中,但上天赋予人类的“良知良能”则是完成这一终极使命的惟一载体。在老子看来,只有排除外来的干扰,还“自我”一个纯粹“虚静”的本然,人们才可能有效地运用自己的这一神圣“天赋”,从而让宇宙万有的本质本性自然而然的在心中自我呈现。老子这一求知法,后为陆九渊、王阳明“心学”一派所继承,并对宋元明清文人画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必将在未来中国画的开拓和创新中扮演极其重要、无法替代的角色。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